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主办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国际刊号:1009-3761
国内刊号:11-4424/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3443 人次
 
    本刊论文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术的麻醉处理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术的麻醉处理。 方法 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9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法。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2 mg/kg,咪达唑仑0.1~0.2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2~0.4 mg/kg;镇痛药采用瑞芬太尼1.2~2.0 μg/kg,术中维持药用微泵注入法:丙泊酚15~40 mL/h+顺苯磺酸阿曲库胺10~20 mg/h+镇痛药瑞芬太尼100~200 μg/h,术中视麻醉深浅度调整微泵注入的药量及速度,诱导与维持使用的镇痛药也可以使用舒芬太尼,诱导用量0.4~0.6 μg/kg维持麻醉可间断静脉推注。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施综合措施,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 结果 所选患者的麻醉时间为410~1 050 min,安全平稳,手术时间为350~980 min过程顺利。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10~1 600 mL,输血率为47%,输血量为(592±122) mL。患者体内组织瓣的存活率为95%,全部生存出院。 结论 术中选择的麻醉方法、麻醉用药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术提供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优秀的麻醉管理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时的安全性以及组织瓣存活率,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瓣修复术;麻醉;血管化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b)-0103-02


  近年来,口腔颌面的外科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其功能性与根治性外科也得到了有机结合,即刻修复重建缺损组织也进行了广泛开展[1]。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术属于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的一类手术,因此,对这类手术的麻醉有特殊的要求。本文对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手术时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09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9岁,平均(42.1±1.4)岁。血管化组织瓣包括股前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前臂皮瓣与游离腓骨瓣。


  1.2 麻醉方法


  患者在术前12 h内进行常规禁食、禁饮,在麻醉前30 min接受肌内注射东莨菪碱30 mg以及苯巴比妥钠100 mg。入室后先开放静脉同时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以及血压(BP)的监测,并通过行足背动脉穿刺对平均动脉血压(MAP)进行监测。麻醉后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VP)。


  1.2.1 全部患者均采取经鼻气管插管的静脉复合麻醉方式。麻醉诱导采用静注丙泊酚2 mg/kg,咪达唑仑0.1~0.2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2~0.4 mg/kg;镇痛药采用瑞芬太尼1.2~2.0 μg/kg;麻醉维持用药微泵注入法:丙泊酚15~40 mL/h+顺苯磺酸阿曲库胺10~20 mg/h+镇痛药瑞芬太尼100~200 μg/h,术中视麻醉深浅度调整微泵注入的药量及速度,期间也可加用地佐辛镇痛药加强镇痛效果。诱导与维持使用的镇痛药也可以使用舒芬太尼,诱导用量0.4~0.6 μg/kg维持可间断静脉推注,并可视情况复合吸入七氟醚。术毕送ICU观察待醒。


  1.2.2 在成功插管后到手术前的这段时间,可将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利用麻醉药量及用药速度控制到基础值的70%左右。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可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90/60 mm Hg加减5~10 mm Hg,将中心静脉压控制在4~10 mm Hg的范围内可预防术中出血。在切除肿瘤后,吻合血管之前可停用降压药并适量减少麻醉药的使用量,使平均动脉血压达到基础值的90%以上。


  1.2.3 手术之前快速自静脉按1∶3比例输入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达到以稀释血液减少出血量的目的。


  1.2.4 在血管吻合以后停止使用肌松药与静脉麻醉药,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手术结束之前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并依据患者的血常规、出血量以及生命体征来决定是否进行输血。部分患者在术前或术后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5.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χ2)检验,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 < 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选患者的麻醉时间为410~1 050 min,手术时间为350~980 min。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10~1 600 mL,输血率为47%,输血量为(592±122) mL。麻醉前后比较,SpO2有所降低、BP无明显变化、MAP有所升高、CVP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见表1。手术时麻醉基本能够保持平稳状况,确保了手术过程的安全性,且在术后随访中无患有麻醉后并发症者。该患者中有6例出现组织瓣危象,其中有1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组织瓣探查术,3例在全麻状态下进行组织瓣探查术并行再次血管吻合,术后患者体内组织瓣的存活率为95%,全部生存出院。


  表1 麻醉前后SpO2、BP、MAP、CVP变化(x±s)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对麻醉的要求较高。患者普遍体质较差,部分甚至属于恶液质体质,在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显著,有可能诱发广泛的并发症和发生意外[2]。这类患者在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波动越小麻醉与手术就越安全。因此,选择理想的麻醉药及方法使患者安全度过围麻醉期十分重要 。近年来“超短效” 全麻药的使用使全麻的可控性提高,对呼吸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苏醒较快。如瑞酚太尼具有镇痛效能强、清除快、无蓄积、对麻醉苏醒影响小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的特点;丙泊酚为超短效全麻药,其镇痛作用虽弱,但与强镇痛药瑞芬太尼合用为快通道静脉全麻药。是合理的优秀的组合配方[3]。顺苯磺酸阿曲库胺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强效中时效非去极化肌肉松弛剂,效能是阿曲库胺的3倍,具有无组胺释放、心血管反应小、无蓄积、适用于肝、肾功能障碍和心血管手术患者的优点。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